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 B.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
|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 D.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
“此时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而不取决于或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度环节分工。……基本上按照所处理政务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以依事系任为原则进行事权分割。”上述材料中的“此时”是指
| A.秦朝 | B.唐朝 | C.宋朝 | D.元朝 |
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
|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 |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下图为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时的题词。此后不久,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苏开放的沿海城市是
①苏州 ②南通 ③连云港 ④盐城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②④ |
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 A.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
| B.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
| C.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
| D.中共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