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研究明朝皇帝系列表时发现部分明朝皇帝的名讳,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中五行相生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见下表)
| 皇帝称号 |
明成祖 |
明仁宗 |
明宣宗 |
明英宗 |
明宪宗 |
| 皇帝姓名 |
朱棣 |
朱高炽 |
朱瞻基 |
朱祁镇 |
朱见深 |
| 相互关系 |
明太祖之子 |
成祖之子 |
仁宗之子 |
宣宗之子 |
英宗之子 |
| 名中的偏旁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依据表中所列现象判断,其所隐含的思想有
①祈盼专制政权的生生不息 ②反映宗法血缘的代代相传
③表达分封下的世世相袭 ④显示“朱”姓大族的赫赫尊贵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 | D.②④ |
“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但不要变动太大。要用法律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潮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这反映了罗马法
| A.保持习惯法传统 | B.强调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意义 |
| C.崇尚自由和理性 | D.追求客观公正地解决现实问题 |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 |
|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
| 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是为引入“西用”而铺路 |
|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 |
1956年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表明中共
| A.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冒进思想 |
| B.确立了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方针 |
| C.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
| D.探索一条与苏联不一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中,最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事件是
| A.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 B.发起参与亚太经合组织 |
| C.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D.加入世贸组织 |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位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
1840~1895 |
1895~1911 |
1911~1927 |
1927~1937 |
1937~1945 |
1945~1949 |
| 国家 |
英国 |
英国 |
日本 |
美国 |
美国 |
美国 |
| 数量(万元) |
8026 |
33955 |
69627 |
11969 |
262096 |
47918 |
| 比重(%) |
82.5 |
28.1 |
44.2 |
37.3 |
75.5 |
68.1 |
A.近代英国在华投资额不断下降
B.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了绝对优势
C.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占据第一
D.近代美国在华投资份额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