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 |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失败 | B.日军大规模侵华 |
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
C.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变化 |
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
据《两汉书·地理志》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平定江南地,在今嘉兴市南湖区置长水县属会稽郡。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可以世袭 |
B.郡守是会稽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
C.会稽郡长官有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
D.长水县是会稽郡郡守的封地 |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
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 )
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 |
B.地方权力进一步削弱 |
C.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 |
D.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