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 |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
下列对图中人物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他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B.他要求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其思想具有保守性 |
C.他主张“因材施教”,他兴办私学,只招收贵族子弟 |
D.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坚持不同于老师的意见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建交高潮。与这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选项是( )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多哈会议 |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
A.“一边倒”政策 | B.不结盟政策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多边外交政策 |
新中国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诞生,有强烈的独立自主的品格。下列属于中国20世纪50年代独立自主外交方针表现的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中国加入不结盟运动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014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5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
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