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学生调查了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如图所示)的遗传情况,调查的对象是自己及其自己的父母。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级调查进行汇总和整理,见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双亲表型分组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
亲代类型 |
双亲均为拇 指能向背侧 弯曲 |
双亲中只有 一个拇指能 向背侧弯曲 |
双亲全为拇 指不能向背 侧弯曲 |
|
子代类型 |
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
480人 |
586人 |
0 |
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
389人 |
455人 |
253人 |
(1)你根据表中第 组婚姻状况调查,就能判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现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1),其原因是
。
(12分,每空1分)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
(5)肉毒类毒素可用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反应颜色为________。
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下图I~Ⅲ表示物质经过细胞膜的三种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2)写出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Ⅰ,Ⅱ,Ⅲ。
(3)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属于(填序号),氨基酸进入肝细胞的方式属于_______(填序号),蛙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属于______(填序号)。
(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填序号)运输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5)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会使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特点。
(6)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生物膜的特性。
下图是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使用显微镜才可以看到上图细胞所示结构。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
(2)[1]上与识别有关的化学成分是。
(3)“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是[ ],“消化车间”是。
(4)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 ],它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
(5)与上图相比,动物细胞中没有的细胞器是(填标号),与分泌蛋白加工和运输密切有关的细胞器是(填标号)
(6)细胞核中[6]的功能是。
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回答问题。
(1)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2)该化合物中①表示___________,⑦表示___________。
(3)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编号决定的。
(4)该化合物是由______个氨基酸通过反应失去_______个水分子而形成的,称为________,含有的肽键为(填编号)。
(5)人体内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某蛋白质是由10个氨基酸形成的2条肽链组成的,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共12分,每空2分)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1)实验目的:验证细胞膜中还有蛋白质成分
(2)实验原理:蛋白质与试剂反应显色。
(3)实验材料:
细胞膜样液、细胞膜提取液、洁净的试管、滴管、0.01g/ml的硫酸铜溶液,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
(4)实验步骤:
①取洁净的试管两支,编号A、B,
②A试管中加入2ml细胞膜样液,B试管中加入。
③先分别向两试管加入,再向两试管加入。
④将两支试管震荡摇匀,观察是否有紫色物质产生
(5)实验结果:
(6)实验结论: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