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黑蒙性白痴是一种严重性精神病,它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决定的遗传病。试问:
(1)如果两个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那么这个正常的儿子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概率 。
(2)如果这个儿子与一正常女人结婚,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此病。那么第二个孩子也患此病的概率是 。
(3)如果这个儿子与一正常女人结婚,而这个女人的父母均正常,兄弟有此病,那么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有此病的概率是 。如果他们头两个孩子是有病的,第三个孩子是正常的概率 。
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图甲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
(1)通过个体可以排除这种病是显性遗传病。
(2)Ⅲ7号个体婚前应进行,以防止生出有遗传病的后代。若要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需要保证①,②。
(3)若Ⅱ4号个体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
①Ⅲ7和Ⅲ10婚配,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②假设控制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分别用B和b表示,图乙表示Ⅱ3产生的卵细胞中相关染色体模式图,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绘制该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并在图中标注相关的基因。
Ⅰ. (5×2=10分)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请回答:
(1)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
(2)两只青色壳明蟹杂交,后代只有灰白色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亲本基因型可能为AaBb×___________。若让后代的青蟹随机交配,则子代幼体中出现灰白色明蟹的概率是,青色明蟹的概率是。
(3)AaBb×AaBb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Ⅱ.(5×1=5分)右图为日本明蟹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I片断)
上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片断)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
若明蟹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明蟹的雌、雄个体均
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请回答:
①控制明蟹抗病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片段。
②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明蟹个体可能有的基因型 。
③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明蟹杂交,请根据以下子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推断出这对基因所在的片段:
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光照强度和空气中的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丙图表示一天内某时间段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的问题:
⑴甲图中的B点时细胞进行的生理活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与乙、丙图中的_____________点叶肉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相同,此时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如果在缺镁的条件下,G点将向__________方移动。
⑵C点与B点相比较,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填较多、较少或不变)。
⑶甲图中A点所进行的生理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光合作用在遇到一定限制因素时,其速率将不再增加,图中限制E点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施用农家肥能提高蔬菜的产量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
调查发现,某马尾松林中正发生着向栲树林演替的过程,局部区域已形成栲树占优势的栲树林。马尾松林中,低于0.3m的马尾松幼苗很多,很高于0.3m的马尾松幼树很少。生态学家测量了马尾松和栲树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如下图),下表数据是生物学家一天中对马尾松林不同高度测得的光照强度(Lx)。分析回答:
(1)光照强度超过1200Lx时,限制栲树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是。
(2)若马尾松每天接受12小时光照,平均光照强度为1200Lx,则一昼夜10dm2的叶片净产生氧气mmol。
(3)马尾松林中,大多数马尾松幼苗不能长成幼树的原因是
,而栲树幼苗却能正常生长的原因是。
(4)研究发现在干旱条件下某植物激素能刺激植物体增加脯氨酸等物质的含量,这些物质是重要的渗透压调节物质,有助于细胞保水。推测该激素可能是脱落酸,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脱落酸浓度的增加植物抗旱能力不断增强。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该推测是否正确。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盆栽马尾松幼苗若干株、高浓度的脱落酸溶液、蒸馏水、喷壶等。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幼苗均分为四组,每组多株,编为1、2、3、4号(1号为对照组);
第二步:配制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溶液A、B、C,且浓度依次增大;
第三步:将幼苗进行干旱处理后,
;
第四步: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细胞的。
②预期结果及结论:
a.若,则假设成立;
b.若1、2、3、4组细胞中脯氨酸含量依次减少或细胞渗透压依次减小,则假设不成立;
c.若,则假设不成立。
野生型果绳(纯合体)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生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下图(左)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下图(右)。分析回答:
(1)由F1可知,果蝇眼形中是显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有可能位于,也有可能位于。(请据图回答)
(4)请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对上述(3)中的问题作出判断。
实验步骤:
①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F3;
②用F3中的与野生型雄果蝇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个体出现。预期结果与结论:
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则圆、棒眼基因位于。
②,则圆、棒眼基因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