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不需要( )
A.脱氧核苷酸 | B.核糖核酸 | C.氨基酸 | D.核糖核苷酸 |
若将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进行标记,经过四次有丝分裂后,它的子代细胞中含标记链的细胞占子代细胞的
A.1/16 | B.1/8 | C.1/4 | D.1/2 |
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S菌有毒性,能引起人患肺炎或引起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无荚膜的R菌无毒性。如图为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C组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为小鼠不死亡
B.能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的有A、D两组
C.E组实验表明,加S菌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R菌
D.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不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
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 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 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⑥①②④③⑤ | B.②⑥①③④⑤ |
C.②⑥①④③⑤ | D.②⑥①④⑤③ |
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 | B.丙酮酸→酒精+CO2 |
C.ADP+Pi+能量→ATP | D.[H]+O2→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