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噬菌体DNA,然后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大约十几分钟后,在细菌体内合成的新DNA分子也带有32P标记。这个实验结果可说明
A.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 B. DNA能够复制并保持连续性 |
C. DNA能够转录RNA | D. DNA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 |
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破伤风杆菌外毒素主要通过⑤途经来刺激细胞3 |
B.物质a为抗毒素,并且只能由细胞4分泌 |
C.细胞2、细胞3不但来源相同,分化场所也完全相同 |
D.细胞4分泌的物质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
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除供应的营养物质、激素及适宜的条件外,不需要光的参与 |
B.基因治疗是将有缺陷的基因进行修复,其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
C.人们可通过研究生物膜结构和功能,寻找改善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耐盐的新途径 |
D.单细胞蛋白的提取方法是:蒸馏、萃取、离子交换 |
据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图可表示人体剧烈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的浓度变化,曲线BC段反映出乳酸与NaH2P04反应,导致乳酸浓度下降 |
B.此图能反映出人体经抗原刺激后,抗体量的变化 |
C.此图能反映出人体肌肉细胞中ATP的生成量与氧分压的关系 |
D.此图能反映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 |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但并不是所有小分子和离子都能通过,也并不是所有大分子都不能通过细胞膜 |
B.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融合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C.通过发酵工程可以获得大量单细胞蛋白 |
D.真核细胞有荚膜和囊膜结构 |
麻疹病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 |
B.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