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①、②、③时,分别是 ( )
A.4、5月,6月,7、8月前后 |
B.5、6月,7月,8、9月前后 |
C.3、4月,5、6月,7、8月前后 |
D.10月,8、9月,7、8月前后 |
2003年长江地区旱情严重,而淮河流域出现洪涝。原因是 ( )
A.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少而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多 |
B.冬季风较弱,雨季回撤慢,在黄淮停留过长 |
C.副热带高压过强,台风活动多集中在黄海一带 |
D.副热带高压偏强,雨带北上提前,并在黄淮停留长 |
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回答题。图示的外力是
A.流水 | B.海浪 | C.冰川 | D.风力 |
新疆的轻度侵蚀和剧烈侵蚀都很突出,是因为
A.自然环境整体性强 |
B.地域广阔,距冬季风源地近 |
C.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显著 |
D.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显著 |
2012年8月中旬,四川暴雨不断,导致山谷中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回答问题。此次地质灾害是
A.洪水 | B.地震 | C.泥石流 | D.暴雨 |
四川此次发生灾害的相关因素不包括
A.暴雨 | B.植被破坏 | C.山高谷深 | D.火山喷发 |
灾害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预警、预报 | B.抢修道路 | C.植树造林 | D.修护坡工程 |
该图示意某大陆多年平均一月、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题。导致该大陆一月、七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③地形起伏 ④洋流分布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一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
下表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某城市天气与空气质量情况表,回答题。
日期 |
天气状况 |
日平均气温 |
最大风力 |
空气首要污染物 |
13日 |
多云 |
11℃ |
5级 |
悬浮颗粒 |
14日 |
阴雨 |
8℃ |
8级 |
悬浮颗粒 |
15日 |
晴 |
3℃ |
3级 |
NO2 |
该城市最不可能出现此天气变化状况的月份是
A.2月 | B.4月 | C.7月 | D.12月 |
这三天中,从该城市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反气旋 | B.气旋 | C.暖锋 | D.冷锋 |
这三天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受云层厚薄变化影响 | B.与气流方向和性质有关 |
C.由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导致 | D.与风力大小变化相关 |
读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贸易量统计图,回答题。
注:左轴为铁矿石进口量,右轴为钢材净出口量=出口量-进口量 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钢铁工业
A.原料对外依存度增大 |
B.属于出口加工型企业 |
C.钢材一直需要大量进口 |
D.钢材主要满足国外市场 |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布局逐渐趋向东部沿海地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A.靠近能源产地 |
B.接近消费市场 |
C.便于出口钢材 |
D.靠近丰富劳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