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某地一年中的气候统计资料,读后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为( )
| 一月均温(℃) |
七月均温(℃) |
6~8月 降水量(mm) |
12月~次年2月降水量(mm) |
全年降水(mm) |
| -8.9 |
24.3 |
478 |
82 |
780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A | B.B | C.C | D.D |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 B.地转偏向力 |
| C.空气的上升或下沉 | D.摩擦力 |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② | B.④>③ |
| C.①>④ | D.②>③ |
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②→① | B.①→④ |
| C.③→④ | D.③→② |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A.A | B.B | C.C | D.D |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A | B.B | C.C | D.D |
阴天的夜晚比晴天的夜晚气温高,是因为()
| A.A辐射减弱 |
| B.B辐射增强 |
| C.C辐射增强 |
| D.D辐射增强 |
12月26日5时26分,图中甲地发生6.3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地震产生的原因是()
| A.位于板块边缘碰撞带 |
| B.位于板块张裂带 |
| C.位于板块内部的断裂带 |
| D.位于大洋海沟处 |
乙、丙两地未来的变化趋势是()
| A.距离越来越近 | B.距离越来越远 |
| C.距离不会有变化 | D.形成高大山脉 |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矿程人员在黑龙江松嫩平原某地区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后经开采,原油喷出。本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由甲至乙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年龄分布为()
| A.老—新—老 |
| B.新—老—新 |
| C.无规律 |
| D.新—较新—较老—老 |
图中的E、F、G分别代表的是()
| A.气、水、油 | B.气、油、水 |
| C.水、气、油 | D.油、气、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