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5时26分,图中甲地发生6.3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地震产生的原因是( )
A.位于板块边缘碰撞带 |
B.位于板块张裂带 |
C.位于板块内部的断裂带 |
D.位于大洋海沟处 |
乙、丙两地未来的变化趋势是( )
A.距离越来越近 | B.距离越来越远 |
C.距离不会有变化 | D.形成高大山脉 |
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 | 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
B. | 坡向朝南,温度高 |
C. | 坡度大,纬度低 |
D. | 海拔高,降水多 |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左图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右图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 | 向斜、背斜和断层 | B. | 断层、向斜和背斜 |
C. | 背斜、向斜和断层 | D. | 背斜、断层和向斜 |
2.与右图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A. | a图 | B. | b图 | C. | c图 | D. | d图 |
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A. | 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 B. | 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
C. | 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 D. | 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
2.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露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A. | 西南 | B. | 东北 |
C. | 西北 | D. | 东南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A. | 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
B. | ②低坡度最陡 |
C. | ③地分布有茶园 |
D. | 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
2.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A. | 450米 | B. | 500米 |
C. | 550米 | D. | 600米 |
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M地的风向是()
A. | 东北 | B. | 东南 | C. | 西北 | D. | 西南 |
2.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 |
气旋 |
B. |
反气旋 |
C. |
暖锋 |
D. |
冷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