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0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
A.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
B.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 |
C.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
D.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
抗病转基因植物所采用的基因,使用最多的是( )
①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②几丁质酶基因 ③抗毒素合成基因 ④病毒的复制酶基因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④ |
下列哪些说法已得到了证实( )
A.一些转基因植物成了“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着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
B.转基因抗除草剂植物已使杂草成了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 |
C.转Bt基因玉米的花粉可使某种斑蝶幼虫死亡 |
D.已发现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死亡的病例 |
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势必会打破自然界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下列哪项是对上述观点的完全反驳( )
A.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
B.种植抗除草剂农作物可以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
C.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明是具有某种新性状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D.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
右图表示沿一条河流测定的值,P/R比率代表在河流特定地点的生物生产量与呼
吸量(用有机物的生成量和消耗量测定)的比率。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机污染物颗粒变小主要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
B.藻类大量繁殖会使营养耗尽,藻类大量死亡,这会使图中P/R值上升 |
C.水中溶氧量的减少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因素之一 |
D.自养生物的数量在河流的3~7部分最多 |
右图是某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其中Y和y表示基因,造成1号和2号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的原因是( )
A.染色体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
B.1号和2号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
C.同源染色体联会错误 |
D.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