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1)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是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类型。
(3)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类型。
(4)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口在高温高压下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同时有水生成,这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硝酸钾(KNO3)和氯化钠(NaCl)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
①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S(NaCl)(15)S(KNO3)(填“>”、“=”或“<”)。
②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是(16)(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③t1℃时,硝酸钾溶解度为(17)。若将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不发生改变的是(18)(填字母)。
A.溶剂质量 | B.溶质质量 |
C.溶质质量分数 | D.硝酸钾的溶解度 |
④某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要提纯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的主要步骤依次是:(19)、(20)、(21)、洗涤、烘干。
⑤t℃时,在100g25%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所加硝酸钾固体质量(m)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关系如图所示,x=(22)(精确到0.1%);t与t1、t2的关系是(23)。(填编号)
Ⅰ.t<t1Ⅱ.t1<t<t2Ⅲ.t>t2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①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8) 。
②煤燃烧过程中某些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化学式为(9) 。为了能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燃料利用率,在反应物中应增加的微粒是(10)(填序号)。
A.B.
C.
D.
③为减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在燃油中添加适量的酒精(C2H5OH)。则酒精中含有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0.5mol酒精中约含有(13)个氢原子。
④“绿色化学”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14)(填序号)。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醛(CH2O)D.乙醛(C2H4O)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①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氮气、氧气、氦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的成分。请用化学式填写:占空气体积78%的是(1);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2);可用于制成霓虹灯电光源的是(3)。
②人类生活离不开水。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氯气的作用是(4) ;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5)作用;医疗中常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食盐水,其中溶质是(6)(填化学式);水是生命之源,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7) (填编号)
A.水的蒸发 | B.水的净化 | C.水的电解 | D.氢气燃烧 |
为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某些性质,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B、D装置内药品均足量)
①写出装置C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
②E处点燃尾气的目的是 (11)。
③实验中,装置B、D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12),但它们在功能上有区别,装置B的作用是 (13)。
④实验过程中,能体现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14)(从A~E中选填)处发生的反应。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
①仪器a的名称 (1),装置B的名称 (2)。
②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5)。若将上述混合物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通过溶解、 (6)、洗涤和烘干四步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固体。
③实验室可用发生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的优点是 (7),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 (8)。
④收集了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活塞,装置B中固体与液体没有分离,可能的原因是 (9)。
A.所用盐酸浓度偏大 | B.活塞处漏气 | C.盐酸反应完了 |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