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满清政府驻某国使馆译员张德彝曾这样描写该国一历史事件:“‘胜利之师’三四万人归来。……这些人面目黝黑,步履蹒跚,有的走着走着就躺在了地上。这支刚刚投降过普鲁士,又拿起枪镇压本国起义者的军队,完全没有胜利这师的模样!”此文描写的是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公社革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巴黎公社在民主制度建设上的创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杂志举办“十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家”的评选活动,意大利以第一名当选。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其当选的理由有
①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其航海家发现了新大陆
③起源于此的文艺复兴影响了世界
④古代罗马创造了现代的“西方文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列教科书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

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

A.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B.卢梭发表了《社会契约论》
C.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D.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请问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迦马 D.麦哲伦

1972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稍后的3月6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上,设计者将画面切割成五块——尼克松与毛、周的会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演出顺次罗列其上。在设计者看来

A.尼克松的访华具有跨时代意义
B.尼克松与毛、周成为政治挚友
C.中美是可以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
D.中美终于打破坚冰实现建交夙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