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某山村一男性患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该男性的祖父、祖母、父亲都患该病,他的两位姑姑中有一位患该病,该患病姑姑婚后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家庭中其他成员都正常,请分析回答:
(1)若要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调查对象和方法应是         ,若要推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该在         中进行。经过分析可知,该遗传病属于         遗传病。
(2)请根据题意在方框中绘制出该家庭三代遗传系谱图。

图例:正常女性:○   正常男性:□
女性患者:●   男性患者:■
(3)该男性的基因型与其患病表妹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若该男性与表现型正常,但其父亲为色盲的女性婚配,预计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男孩的概率是      
(4)如果某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ccDdeeFF,基因a至f在染色体上依次分布在1到6的位置:

下列属于基因结构改变的变异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1)根据组别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下图中A和B分别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体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

(1)图A中a~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图A中I、Ⅱ、Ⅲ、Ⅳ所对应的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2)图A中Ⅱ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B中,由Ⅱ变为Ⅲ,相当于图B中
的过程。
(3)图B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4)请在右图所示坐标中绘出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分子含量变化曲线。

在番茄果实成熟中,某种酶(PG)开始合成并显著增加,促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长途运输和长期保鲜。科学家应用反义RNA技术(如下图),可有效解决此问题。该技术的核心是:从番茄细胞中获得指导PG合成的信使RNA,继而以该信使RNA为模板人工合成反义基因,并将其导人离体番茄的体细胞中,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新植株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反义基因经转录产生的反义RNA与细胞原有的mRNA(靶mRNA)互补形成双链RNA,阻止靶mRNA进一步翻译形成PG,从而达到抑制果实成熟的目的。请结合图解回答:

(1)反义基因像一般基因一样是一段双链的DNA分子,合成该分子的第一条链时,使用的模板是细胞质中的信使RNA,原料是四种,所用的酶是
(2)开始合成的反义基因的第一条链是与模板RNA连在一起的杂合双链,通过加热去除RNA,然后再以反义基因的第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第二条链,这样就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反义基因。若要以完整双链反义基因克隆成百上千的反义基因,所用的复制方式为
(3)如果指导番茄合成PG的信使RNA的碱基序列是…AUCAGG…,那么,PG反义基因的这段碱基对序列是
(4)将人工合成的反义基因导入番茄叶肉细胞中的运输工具是,该目的基因与运输工具相结合需要使用的酶有,在受体细胞中该基因指导合成的最终产物是

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请回答∶

(1)将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用3H标记,让其在不含3H的环境中连续复制a次,在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H的DNA分子占,不含3H的DNA链占全部DNA链的
(2)将数目相等的两组小鼠肝细胞,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A组加入某种物质,B组不加,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洗去培养液,分别取出两组的全部细胞,测定每组的总放射性强度,结果A组显著大于B组,可见A组加入的物质的作用是3H标记的化合物用于细胞中的合成,它在细胞中的主要分布部位是
(3)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某物质注入金丝雀体内后,经检测,新产生的细胞核中具有较高的放射性,注入的物质可能是()
A.脱氧核糖核苷酸 B.DNA
C.核糖核苷酸 D.RNA
(4)某科学家用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用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细胞分裂,已知相应的细胞周期为20h,两种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15N和32P的利用量可分别表示细胞中DNA复制和转录的强度
B.15N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合成,32P则主要作为复制和转录的原料
C.间期细胞中的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代谢活跃,7~12 h可能发生突变
D.DNA复制速率最快时间在10 h左右,分裂期时间不足8 h

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表现型
人数
性别
有甲病
无乙病
无甲病
有乙病
有甲病
有乙病
无甲病
无乙病
男性
279
250
6
4465
女性
281
16
2
4701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2)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另一对相对性状,
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Ⅲ10的基因型是
②若Ⅵ11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几率是,只患甲病的几率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