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最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的观点是 ( )
A.“存天理,灭人欲” | B.“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
C.“越名教而任自然” | D.“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
下表所列内容是一学习小组研究中国某省区域历史时写下的关键词,这个省份是
A.安徽 | B.四川 | C.陕西 | D.河南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我们建立民国,主权在民,这四万万人民就是我们的皇帝,帝民之说,由此而来。这四万万皇帝,一来幼稚,二来不能亲政。我们革命党既以武力扫除残暴,拯救得皇帝于水火之中,保卫而训育之,则民国的根基巩固,帝民也永赖万世无疆之休。
——摘自居正《中华革命党时代的回忆》
材料二训政之说,尤为失当。此属君政时代之口吻,不图党人袭而用之,以临吾民。试问政为何物?尚待于训耶!民主政治,以人民自治为极则,人民不能自治,或不予以自治机会,专靠官僚为之代治,并且为之教训,此种官僚政治,文告政治,中国行之数千年,而未有长足之进步。国民党人有何法宝,以善其后耶?徒使人民不得自治机会,而大小官僚,反得藉训政之谬说,阻碍民治之进行。
——摘自《陈炯明集》下卷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孙中山训政思想提出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炯明对待训政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
伴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20世纪以来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有关人们这一时期精神生活场景的描述,不可能出现的是
A.八十年代末,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青少年通过网络观看西方国家的影视剧 |
B.三十年代大危机时,米老鼠系列卡通电影将沮丧的人们聚拢到了电影院 |
C.出生于1953年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是英国披头士乐队的忠实粉丝 |
D.中国改革开放后,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间风靡一时 |
有人认为,苏联的解体造成了单极世界的骄狂自大、无法无天这样一种很不正常的局面。在他看来,苏联的解体
A.导致了国际间力量对比的失衡 |
B.造成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 |
C.为美国实现世界霸权奠定基础 |
D.阻碍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这反映出在“冷战”时期
A.美苏的插手是地区冲突的根源 |
B.和平的力量时常占居着上风 |
C.军备竞赛造成各国财政的困难 |
D.军事的较量威胁到世界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