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二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经济工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材料一中的“五个坚持”蕴涵了哪些哲学道理?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怎样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什么经济学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高度重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旅游是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提高的重要指标,是小康生活的基本需求。当前,我国旅游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约36亿人次,增长l0%,人均出游率接近3次;全年完成旅游直接投资6800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民间资本占57%成为旅游投资的主力,彻底打破了国有、集体资本一统天下的格局;全年新增5A级旅游景区9家,目前我国5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186家。
汪洋副总理指出,在新常态下,旅游业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材料二:自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开展旅游法执法检查.2014年9月,检查组赴陕西、浙江等5省(区)实地查看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情况,检查旅游市场秩序,听取当地政府及旅游相关部门的汇报,召开座谈会了解旅行社、景区、游客的意见,并向当地政府反馈了检查情况,要求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旅游法贯彻实施力度,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我国发展旅游业是如何通过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来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要开展旅游法执法检查。
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蕴涵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要继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从主导科技资源配置向注重市场监管、平台建设转变,建立鼓励创新创造的制度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通过财税金融政策、风险投资等方式,扶上马、送一程,帮助企业克服创业初期的艰难。完善市场规则,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造假等,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社会保障,给创新者以激励,给创造者以空间,给创业者以保障。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加快完善包容创新的文化环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建立鼓励创新创造的制度体系。
材料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表是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推进“创新”的部分重要表述。根据要求,完成下表。
具体内容 |
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扩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实施范围,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
① |
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 |
② |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
③ |
装备,乃国之重器。装备制造业能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是制造业的核心。建立起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在图中绘出曲线图: 2010年增长32.2%,2011年增长15.6%,2012年增长6.9%,2013年增长7.7%)
注: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年均增长17.5%,占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3,稳居世界首位且多数装备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很多高端设备仍需要进口。
(1)概述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能使我国对外贸易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增强国际竞争力。2015年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会议确定,一要大力整合行业资源,创新对外合作模式,探索采取合资、公私合营等投资运营方式。二是针对国际市场需要,支持企业利用国内装备在境外建设上下游配套的生产线,实现产品、技术和合规标准“走出去”。三是支持企业境外并购、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四是完善支持政策,持续推进简政放权,让企业“放开手脚闯世界”。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
材料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近年来,中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有联想收购IBM等成功案例,也有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斯里兰卡港口事件等挫折。除受到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干扰外,“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与做事方法导致的文化冲突是企业“走出去”失败的主因。企业成功“走出去”要从文化融合开始,以包容的胸怀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努力融入当地社会,提炼企业核心价值观、管理理念,团结和吸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构建与国际化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要从文化融合开始的依据。
“用有‘温度’的故事,生动讲述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理念,记录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伟大实践。”这是2014年底,各大主流媒体推出“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的经典话语。讲述中国的故事,不是要猎奇,最重要的就是要传播出中国价值观,传播中国正能量。
在各大主流媒体的精彩故事里,主人公有创业成功而转战公益的科技博士,有志愿支教边疆的年轻女学生,有向绿色产业转型的矿老板,有在纽交所敲钟的“快递小哥”,还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挥洒汗水的普通工人,他们的故事无不充满梦想与拼搏的跌宕起伏,无不用朴实而感人的细节诠释着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奋斗与努力。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自己成为中国故事的主人公?
(2)运用恰当的矛盾分析法,说明朴实的细节能“诠释着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奋斗与努力”。
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2013年中央城镇化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2000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对衣食住行、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会形成巨大需求。
材料三: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利益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由此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城镇化这块巨大的经济蛋糕滋生的腐败问题也日渐凸显,成为腐败现象的高发区与大案要案的集结地,极具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危害性。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城镇化是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在当前形势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