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中是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趋势。
(2)该城市建立了        城和        区,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4)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是                                      
原因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1年4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的比较


总人口(万人)
比上次普查平均增长(%)
年龄构成(%)
0-14
15-59
≥60
2000年第五次
129533
1.07
22.89
70.15
6.96
2010年第六次
133972
0.57
16.60
70.14
13.26

材料二江苏某城市城市化过程中三个阶段略图

材料三中国城市化进程及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中国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的数据,我国现在人口自然增长率 ,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绝对数
(2) 据材料二可以看出该区域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数目不断增加, 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________阶段,出现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部分学者提出放宽生育二胎政策。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并说出你的理由。
支持还是反对?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P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M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从地形上看,M处为______________。
(2)①处岩石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地质作用)作用的结果;在图中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石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___________(岩石类型);如图中森林被砍伐,则水循环各环节中水量增多的环节是_________(填字母)。
(3)N处是否适合建水库?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双选)(选择字母回答)。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模式图”

材料二:世界地图

材料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材料一中“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性。
(2)从材料一“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甲地位于(风带),D地在
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带。在“洋流分布模式图”中e处洋流对“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的E处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3)材料二中①地自然带的名称是,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规律;引起自然带⑥-⑦—⑧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4)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材料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与伦敦气候相符的是(填代号),结合材料一可知该气候的成因是
(5)材料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表示材料一中④地的是(填代号)
材料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B图所示的气候下所发育的典型植被是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2)甲地地形是,其形成原因是
(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4)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循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环节(填图中数字表示),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环节(用数字表示)。
(5)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丁、甲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6)右图为甲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下列正确的是(  )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

2012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农业科技摆上突出位置,同时也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分析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水稻
油菜、棉花等

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甲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角度考虑,乙图中C、D两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
(3)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甲是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甲区域与乙区域相比,农业发展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