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如图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分别为FOA,FOB,F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勾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
A.勾码的个数N1=N2=2,N3=4 |
B.勾码的个数N1=N3=3,N2=4 |
C.勾码的个数N1=N2=N3=4 |
D.勾码的个数N1=3,N2=4,N3=5 |
(2)在拆下勾码和绳子前,应该做好以下记录: 。除了记下各段绳子的挂钩码的个数外,还应该记: 。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下图a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的距离L1=60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mm,单缝宽d1=0.10mm,双缝间距d2=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光屏上干涉亮条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度对准屏上亮纹的中心,(如下图b所示),记下此时手轮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刻度。
①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下图c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________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_____mm,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Δx=________mm。
②计算波长的公式λ=_________;求得的波长值是________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为验证动能定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如(1)图所示.将一长直木板一端垫起,另一端侧面装 一速度传感器,让小滑块由静止从木板高处(从传感器所在平面算起)自由滑下至速度传感器时,读出滑块经过此处时的速度
,多次改变滑块的下滑高度
(斜面的倾角不变),对应的速度值记录在表中:
①要最简单直观地说明此过程动能定理是否成立,该同学建立了纵轴表示的坐标系,你认为坐标系的横轴应该表示_______.
②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若要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还需测出___________(写出物理量及符号);计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频率为ν1的光照射光电管,此时电流表中有电流。调节滑动变阻器,将触头P向 端滑动(选填“a”或“b”),使微安表示数恰好变为零,记下电压表示数U1。②用频率为ν2的光照射光电管,重复①中的步骤,记下电压表示数U2。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由上述实验可知,普朗克常量h = (用上述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右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然后通过单缝和双缝,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
A.将光屏移近双缝 |
B.更换滤光片,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 |
C.增大双缝的间距 |
D.将光源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 |
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可测量重力加速度。有两组同学分别利用下面甲、乙两种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其中乙图中的M为可恢复簧片,M与触头接触,开始实验时需要手动敲击M断开电路,使电磁铁失去磁性释放第一个小球,当前一个小球撞击M时后一个小球被释放。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
A.两种实验都必须使用交流电源
B.甲实验利用的是公式△x=gT2;乙实验利用的是公式h=gt2,所以都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用直尺测量距离
C.甲实验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乙实验应在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D.这两个实验装置均可以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②右图是用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后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次点,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用乙实验装置做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200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5.0s。 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