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然后通过单缝和双缝,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
A.将光屏移近双缝 |
B.更换滤光片,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 |
C.增大双缝的间距 |
D.将光源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 |
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V,2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U﹣I图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5V,内阻10kΩ)
B.电压表(0~10V,内阻20kΩ)
C.电流表(0~0.3A,内阻1Ω)
D.电流表(0~0.6A,内阻0.4Ω)
E.滑动变阻器(5Ω,1A)
F.滑动变阻器(500Ω,0.2A)
(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用 .为使实验误差尽量减小,要求电压表从零开始变化且多取几组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用序号字母表示).
(2)请在图1方框内画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图,并把实验器材(图2)用实线连接成相应的实物电路图.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情况的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单位是cm.
(1)试计算在打下A、F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A、vF各多大?
(2)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1)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放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如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 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 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 m/s.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流电源
B.先闭合电源开关,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再拖动纸带
C.纸带上的打点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较大
D.从纸带上能看清的点开始选择计数点,并测量处理数据
(2)某同学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O、A、B、C、D、E、F是纸带上的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用x1、x2、x3、x4、x5、x6表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在纸带的下方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那么,打A、B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s,B、C两点间距x3= cm;C点对应的速度大小是 m/s;纸带的加速度a= m/s2(上述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襄城高中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滑块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图乙是打出的一段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选A、B、C…等7个点为计数点,且各计数点间均有一个没有画出,如图乙所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末端被垫起的高度h
C.木板的质量m1 D.滑块的质量m2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3)测量(2)中所选定的物理量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4)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被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