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从该时刻起( ).
A.经过0.35 s时,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 |
B.经过0.2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的加速度 |
C.经过0.15 s,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了3 m |
D.经过0.1 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
奶粉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利用旋光仪这种仪器可以用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测定含糖量。其原理是: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若迎着射来的光线看,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会以传播方向为轴线,旋转一个角度θ,这一角度称为“旋光角”,θ的值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θ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绕中心轴转动偏振片B,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
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
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的强度最大,则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θ
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的强度最大,则偏振片A转过的角摩等干θ
一条弹性绳子呈水平状态,M为绳子中点,两端P、Q同时开始上下振动,一小段时间后产生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对于其后绳上各点的振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波源P的起振方向是向上的 |
B.波源Q产生的波将先到达中点M |
C.中点M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
D.M点的位移大小在某时刻可能为零 |
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在竖直放置的光屏上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光谱,其中,a、c为光谱的边缘色光,考查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温度计放在光屏上c色光的下方,示数增加最快 |
B.若分别让a、b、c三色光通过一双缝干涉装置,则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 |
C.a、b、c三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依次越来越小 |
D.让a、b、c三色光以同一入射角,从空气中射入某一介质,若b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c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
下图所示的4幅明暗相间的条纹图样,分别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以及黄光、紫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黑色部分表示亮纹)。则下面的四幅图从左到右排列,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
A.红黄蓝紫 | B.红紫蓝黄 |
C.蓝紫红黄 | D.蓝黄红紫 |
甲乘客乘坐在接近光速的火车上,乙观察者站在铁轨附近的地面上,甲、乙两人手中各持一把沿火车前进方向放置的米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看到乙手中尺子长度比甲看到自己手中的尺子长度要长 |
B.甲看到乙手中尺子长度比甲看到自己手中的尺子长度要短 |
C.乙看到甲手中尺子长度比乙看到自己手中的尺子长度要长 |
D.乙看到甲手中尺子长度比乙看到自己手中的尺子长度要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