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最终其价格会下降。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释低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宋时期的范仲淹,不仅文学才华出众,还具有非凡的经济才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范仲淹主政杭州时,适逢浙江地区发生饥荒,谷价飞涨。按常理,官府这个时候就应该运用行政手段平抑物价,然而,范仲淹的举动却很令人费解,他张榜要求商贩将谷价增加到每斗一百八十钱。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出乎所有人意料:杭州谷价提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四面八方,许多外地粮商不分昼夜地纷纷将谷米运往杭州。没多久,谷价开始回落,杭州百姓平安度过了荒年。
材料二:宋神宗时期,江浙一带再次发生大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大灾当前,作为太守的范仲淹竟然组织起了各种形式的划船比赛,从眷到夏,赛事不断,还动员那些信佛的富商大户修葺寺庙,大兴土木。有人为此上奏朝廷,弹劾范仲淹。范仲淹向朝庭作出的解释是:“我提倡、鼓动划船比赛,是因为比赛要用船,主办比赛的商家就要拿出钱来雇人造船,比赛过程中也需要人工,灾民有活做了,吃饭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兴土木也是这个道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分析说明范仲淹是如何平抑物价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范仲淹解决灾民吃饭问题办法的高明之处。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同一天,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主旨演讲时透露,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也已经制定,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透过这些早期收获,“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即俗称的一带一路规划,行动文件则是愿景中涉及的具体项目内容。随着“一带一路”的行动与愿景已经正式发布,从4月13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开始推出的系列报道将使一带一路规划与愿景在国内外进一步深入人心,影响将继续扩大,规划的实施也将更为顺利。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巨大,为中国和相关国家将带来众多市场发展机会。
(1)请从文化生活角度,探讨“一带一路”建设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3)请回答“一带一路”的具体含义。并针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两条主题鲜明的合理化建议,要求字数不超过15字。

2015年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深化。
材料一:2015年的“两会”之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突出了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有专家指出,这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和人口流动方向会给城市产业发展带来机会,可能成为下一轮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动力。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所带来的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大型城市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有明显增加,对提高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巨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求,特别是道路、地铁、学校、医院等方面投资机会的增加,也会给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增长带来动力。
材料二:2015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审批“沉疴”着力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行为。一是推行“一口受理”,不让地方、企业和群众摸不清门、跑断了腿;二是实行“限时办理”,防止审批事项久拖不决;三是严格“规范办理”,严禁擅自抬高或降低审批门槛;四是坚持“透明办理”,杜绝暗箱操作;五是推进“网上办理”,用便捷、高效、透明的行政审批打造服务型政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户籍制度改革对我国下一轮经济企稳回升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是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的?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网络世界仿佛是另一个社会,即虚拟社会。这个虚拟社会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网络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管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等。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网络世界呼吁社会公德”。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在网络发展中应坚持怎样的伦理原则。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进入本世纪的一段时期里,几乎所有西方国家,不论它奉行“三权分立”,还是奉行“议会主权”,长期默默无闻的行政机关一反常态,改变过去消极被动、无所事事的状况,不断强化自己的法定权力,并频频要求议会授予立法权,“委任立法”大量出现,行政机关大有重新集三权于一身之势,似乎要取代议会而重新占据政府的核心地位。议会传统的立法权不断受到侵蚀,议会立法的内容、时间越来越被政府所左右,议员提出法案并最终成为法律的比例不断下降。与此同时,人们关于政府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人们提起“政府”,只想到议会,现在则把行政机关放在首要地位。
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来看,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请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