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5年8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
习主席指出,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承担好的重要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各生产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同时,企业必须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大安全科技投入,推广安全生产先进技术。要继续开展好加“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等社会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做好阶段性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材料二:2015年9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会议,听取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会上,国务院调查组负责人汇报了调查的初步情况。总理强调,下一步调查任务仍然艰巨,要继续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弄清每一细节。对事故责任人,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该处分的处分,该撤职的撤职,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李总理还指出:各级部门要稳妥做好事故处置后续工作,给牺牲的烈士、遇难人员家属和社会公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机制,切实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守安全生产红线、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结合材料一,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2)结合材料二,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谈谈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安全生产、严肃查处涉嫌安全生产的违法犯罪行为?
阅读分析资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緬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
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维护国家独立的正义战争。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威廉·凯宁"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
(2)"驼峰航线"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但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美国政府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既接触又遏制的对华政策,从而使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既相互借重与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复杂状态。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回答:
中关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2009年1月28日,中国总理温家宝二十八日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特别致辞,就如何渡过当前难关、努力推动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提出五点意见:
一是深化国际经贸合作,推进多边贸易体制健康发展;二是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快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三是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防范金融风险积聚和扩散;四是切实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五是协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挑战,建设人类共有的美好家园。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温家宝总理提出五点意见的哲理依据。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国六十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经验总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些思想成果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今年是我国建国六十周年,回顾六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汲取的教训。60年来,我们虽风雨兼程,历经磨难,但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发展前景无限美好。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什么?运用有关知识说明科学理论为什么能在实践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2)请结合材料,运用哲学常识分析为什么新中国发展的历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了女对父母的“孝”。今天,我们仍然提倡“孝”,但反对“愚孝”,而是要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与责任,它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请回答:
(1)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什么?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的否定观的?(6分)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我们及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近期又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经济呈现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问题:从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与状态分析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