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非选择题(共20分)
材料一、2013年4月20日上午8时02分,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根据国家抗震救灾应急预案迅速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响应。有关部门紧急行动,规范有序地开展救灾行动。
材料二、2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赶赴四川芦山“4·20”地震震中灾区。李克强首先来到县医院,看望这里收治的伤员,对随行的地方和部门负责同志说,医生们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救治伤员,一定要搞好他们的后勤保障和医疗物资供应。随后李克强又来到灾情最严重的双石镇和龙门乡,他说,现在第一任务是救人,要抓住黄金救援期,一刻不能停。要把每一片废墟的边边角角都搜索到,确保一个不漏。在龙门乡政府前的空地上,李克强召开了现场会,听取当地干部的汇报。他说,四川有抗大震的经验,有自强不息的传统,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下,灾难压不垮四川人民。
(1)材料中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履行什么职能?除此职能外,政府还有哪些职能?
(2)在抗震救灾中,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履行上述职能?
(3)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中,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在2009年6月12日举行的中国电视剧“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上,5个电视剧奖项有4个落到了“粤产”电视剧身上,其中《潜伏》将3个大奖收如囊中,9月10日,来自汕头澄海区,号称“中国动漫第一股”的“奥飞动漫”在深交所上市……这是近年来广东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些现象表明,广东文化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辉煌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和“潜伏”,如今再度崛起,呈现出厚积薄发、精彩纷呈的喜人局面。
材料二综观近年来广东文化发展的现象与轨迹,可以看出,广东文化在“潜伏”中“崛起”,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努力营造了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二是充分尊重和把握了文化发展市场需求之间的规律;三是紧密结合了国际视野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四是有效整合各种要素形成文化发展合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终形成了推动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广东文化的发展对广东经济发展的作用。
(2)简要分析广东文化之所以能在“潜伏”中“崛起”所蕴涵的哲学道理。

表一: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对比

年份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A)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B)
城乡人均收入比
(A/B)
1978
343.4
133.6
2.57
1995
4283.0
1577.7
2.71
2000
6280.0
2253.4
2.79
2008
15781.0
4761.0
3.31
2009
17175.0
5153.0
3.33

表二:2009年我国部分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比(单位:元)


前五名
后五名
城镇
北京
上海
浙江
广东
天津
海南
西藏
甘肃
青海
新疆
26738
26675
24611
21574
21430
13751
13544
13025
12692
12120
农村
北京
上海
天津
浙江
江苏
西藏
陕西
云南
甘肃
青海
11986
11385
10675
10008
8004
3532
3500
3369
3355
3346

材料一: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党在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上不断探索、深化和完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五大和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确保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继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如何解决表一、表二中出现的问题?








(3)结合材料一,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








(4)结合材料二,运用民族的相关知识说明做好民族地区扶持工作的意义。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实践证明,没有中
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
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材料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党中央提出方针、政策,全国政协
讨论协商,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国务院拟定实施方案,组织全国人民贯彻实施。在党中
央的领导下,人大、政府、政协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这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
点和优点。
材料三:2009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
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中
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既然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完成上述任务为什么还要发挥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的作用?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政治现象?

据新华社电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已经派出近3000个审计组、8000余人次审计人员,对4000亿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1.3万多个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和审计调查。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为了保障抗震救灾款物和灾后恢复重建不出重大问题,促进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审计署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跟踪审计。根据审计建议,相关单位建立健全了700多项规章制度,改善了2500多个项目建设管理,改进了200多个项目工程质量,节约重建资金和挽回损失12亿多元,收回违规安排和挤占挪用资金3亿多元,依法追究了22个人的法律责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和地方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切实进行整改,特别是重大违法违规和屡查屡犯的事件,要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1)材料中的监督形式是什么?
(2)我国怎样对政府权利进行制约和监督?
(3)政府接受监督有什么重要意义?( 15分)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共2987名。第一次会议于2008年3月5日上午开幕。会议先后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审查并通过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并决定了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以及决定十一届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成人员的人选。同时大会共收到代表们针对医疗、住房、教育、安全、环保、 “三农”等问题的数千件议案和批评建议。
(1)材料怎样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权力?
(2)全国人大代表拥有哪些职权?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