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事关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大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让农业科技创新源泉充分涌流,需要政府构建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使人才、资本等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对创新的积极作用;需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需要健全创新法治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才能让农业科技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材料二:某县根据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柠檬种植的优惠政策,该县已成为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其产量、规模、市场占有率占全国80%以上。但近年人们发现柠檬深加工产品的效益远比柠檬鲜果好得多,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进并帮助企业进行柠檬产品的深度开发。当地政府广泛听取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在保持原有优惠政策的同时又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产品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2)结合材料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知识,分析某县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措施的合理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 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友,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对外政策的相关知识,反驳“中国威胁论”。
改革开放3O多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创造了“中国式的发展速度”,人们的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开,但也正遭遇着“中国式的发展难题”:从“转型之难”到收入“分配不平”;从“城乡二元”结构到道德困境;从各阶层利益博弈加剧到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破解“中国式难题”正成为国人关注的时代课题。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破解“中国式发展难题”?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为推动文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驾护航”。2011年11月,财政部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支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文化机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设立财政专项,支持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运用政府责任和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
材料一:2013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批准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2013年中央预算。
材料二: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013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1) 结合材料一,请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对材料加以分析说明(6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1年,食品安全问题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食品问题可谓五花八门,触目惊心,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不安与恐慌。2011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特意到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考察,叮嘱工作人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你们中心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守卫者,一定要坚决执行食品安全法,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大监管力度,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广大群众都能吃上放心的食品。”总书记的讲话表达出了党中央对食品质量安全坚持不懈一抓到底的决心。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中党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