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 + O2(g) ![]() |
C.图③表示10mL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 |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 H2(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沟油和矿物油都属于酯类物质 |
B.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
C.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
D.蛋白质、棉花、淀粉、油脂都是由高分子组成的物质 |
将Cl2通人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3,且c(Cl-)/c(ClO-)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1/2amol |
B.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1/7amol |
C.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Cl-)/c(ClO-)=11,则溶液中c(ClO-)/c(ClO3-)=1/2 |
D.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1/2amol≤ne≤5/6amol |
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
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为电池的负极 |
B.放电时,溶液中的Li+从a向b迁移 |
C.放电时,a极锂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
D.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 |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 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X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Y>Z>W |
B.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
C.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Y)>r(W)>r(X) |
D.X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