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 + O2(g) 2SO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
| C.图③表示10mL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 |
D.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 H2(g) CH3CH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有关其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使溴水褪色 | B.能与过量的氢气充分反应生成丙醛 |
| 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 D.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 |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
物质 |
除杂试剂 |
方法 |
| A |
溴苯(溴) |
CCl4 |
分液 |
| B |
硝基苯(溴) |
NaOH溶液 |
分液 |
| C |
乙烷(乙烯) |
氢气 |
洗气 |
| D |
乙酸乙酯(乙酸) |
NaOH溶液 |
分液 |
一定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的产物为CO和CO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体质量为49.6g,当其缓慢经过无水氯化钙(足量)时,氯化钙增重25.2g,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
| A.24.4g | B.19.7g | C.12.5g | D.13.2g |
A、B两种有机化合物,当混合物总质量一定时,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均相等,以下哪种情况符合上述条件①同分异构体②同系物③具有相同的最简式④含碳的质量分数相等()
将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已知,通入CH4的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CH4+10OH--8e-=CO32-+7H2O;通入O2的另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2O2+4H2O+8e-=8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 | B.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 C.燃料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 D.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补充K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