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Cl2通人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3,且c(Cl-)/c(ClO-)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1/2amol |
B.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1/7amol |
C.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Cl-)/c(ClO-)=11,则溶液中c(ClO-)/c(ClO3-)=1/2 |
D.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1/2amol≤ne≤5/6amol |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C6H12O6(葡萄糖aq)+6O2 ![]() |
B.CH3COOH+KOH![]() |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D.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 |
下列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HI | B.NaOH | C.Br2 | D.NaCl |
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2H5OH | B.CH4 | C.C2H4O | D.C3H8O2 |
区别棉花和羊毛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加入稀硫酸后加热使之水解,检验水解产物能否发生银镜反应 |
B.浸入浓硝酸中,观察其颜色是否变黄色 |
C.在火中灼烧,闻其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
D.通过化学方法测其组成中是否含有硫、氮等元素 |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
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
D.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