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材料一全会指出: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为什么要对党内存在的问题引起警醒并抓紧解决。(6分)
(2)材料二全会认为,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知识,谈谈党应该如何加强自身建设。(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3年12月2日,我国实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中国首个月球车登陆月球进行巡视探测,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此次探月成功将开启我国航天的新篇章,中国将是继美俄之后,人类第三个在月球实施探测器成功软着陆的国家,这标志着中国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远程遥感通讯控制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最关键的是,所有的技术,都是中国自主研发。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是广大航天工作者以党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不断攻坚克难的结果,每次成功发射是研制人员对数万计的环节进行“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结果。目前我国已选择2000多项航天技术运用于小到百姓餐桌大到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年产生1200多亿元的效益,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的航天精神,将激发更多中华儿女的正能量,使中国梦早日成真。
材料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展是硬道理,在自豪中国航天创造一个个奇迹的同时,必须清醒正视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经济发面: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嫦娥三号”登月成功的政治意义。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网络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传统纸质阅读?
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历来重视阅读,书籍对于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是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从读书开始。
随着网络出版物的火热和电子书的进一步普及,数字化阅读以其快捷、方便、互动及海量信息的优势,开创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传统纸质阅读显得不再那么必要。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各种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迅速上升,而传统纸质阅读量增加较为缓慢。
网络时代,数字化阅读往往是碎片化、快餐式、随意性的,是一种浅阅读。对于深层次阅读而言,传统纸质阅读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培养对纸质图书的阅读,发现并重视传统纸质阅读的价值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请从文化视角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网络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传统纸质阅读?”请你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该疑问产生的原因。
(3)读书介质的更新使读好书更重要。针对目前图书市场良莠不齐的现象,请从经济角度思考人们如何才能读到好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9月11日—13日在大连举行,“创新,势在必行”——大会主题鲜明而深刻。李克强总理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以改革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特别致辞。李克强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本后政府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年以来已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目的是通过简政放权,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
材料二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和鼓励创、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和科技创新?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材料二国家采取推进科技创新的措施进行评析。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增强文化自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聚焦经济增长我”为主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收集到如下信息,请你参与讨论。
信息一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应片面追求GDP,将来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很难长久保持两位数,但是只要保持住7%的增长,到2020年实现小康就完全有可能。2013年我国的经济工作,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信息二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但随着消费主义的日渐盛行,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同学们一致认同,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需要人们对勤俭节约有新的认识。同学们主张,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1)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2013年的经济工作怎样做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地发展”。并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对GDP认识的变化过程。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同学们主张“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1月1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指导意见》指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转让、出租等方式依法进行流转,用于工业、商业、旅游和农民住宅小区建设,未来还将建设统一的城乡土地交易市场。这些改革精神很好地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涉及土地改革的精神。此外,安徽省政府还将进一步充分调研,尊重农民的意愿,并从政策层面做更细致的安排。
材料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央农村政策的基石。新的土地改革政策不仅明确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样的政策指向会逐渐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步伐。
(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认识。
(2)对于新的土地改革政策,安徽省政府还将进一步充分调研,尊重农民的意愿,并从政策层面做更细致的安排,体现了政府权力行使的哪些知识。
(3)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分析安徽省新的土地改革政策举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