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是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两个品种,经杂交后得到F1,F1自交后得F2。请回答:
⑴上述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属于 。
⑵ F2中共有 种基因型,其中最理想的基因型是 。
⑶在3200株F2中,理论上计算符合生产要求的有 株
人体各种组织细胞之间以及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图1表示人体组织细胞的相关生理活动,图2是关于溶酶体b(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甲、乙两种细胞中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是 ,细胞中有双层膜的非细胞器结构是 ;与甲乙细胞相比,蓝藻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
(2)在图1甲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图2中的蛋白质类水解酶,从合成开始到进入g,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3)甲细胞的分泌物经体液传送到靶细胞(乙)时,乙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乙细胞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则甲→①→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膜 的功能。
(4)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具有 特点。
(5) 膜、核膜和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我们可以模拟生物膜的 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我国老龄化人口逐年增加,而相比其他年龄阶段,老年患癌症的概率偏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也是导致癌症发病率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回答以下问题:
(1)目前认为,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即 。
(2)正常细胞内,原癌基因主要负责 ,而抑癌基因主要是 。
(3)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的所有特征,其特征是 。
(4)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研究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以下讨论的问题。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为1~4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离体胃癌细胞。
第二步:向1号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2、4、8μg/mL蜂毒素溶液。
第三步:培养48h后,检测并统计胃癌细胞的死亡率,结果如图1所示。
第四步:重复一、二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2所示。
分析讨论:
a.作为实验组的是 (填编号),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 (至少答出2种)。
b.从图1信息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蜂毒素溶液浓度超出 时,效果较为显著。
c.从实验结果分析,生理功能一切正常的细胞内Bax和Bel-2基因表达情况为 。
下图是人体皮肤细胞重新编程为多功能的干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得到的表皮细胞与提供实验材料的人的表皮细胞基因组成 (不同/相同)。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内, (DNA、RNA种类或蛋白质种类)不同。
(2)①过程的主要增殖方式是 ,其重要意义是亲代细胞的 之后,平均分配到两子细胞中,从而保持遗传的稳定性。
(3)②过程称为 ,其实质是 。
(4)甲状腺细胞吸收碘的方式是 ,某些淋巴细胞能够合成和分泌抗体,抗体的加工在细胞的 进行,抗体的分泌依赖细胞膜的 。
绿萝又名黄金葛,喜湿润环境,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甲醛、苯和三氯乙烯等有害气体,它的花语是“守望幸福”。图甲是绿萝细胞内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图乙为不同条件下测定的绿萝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据图回答:
(1)图甲中催化过程①②的酶分别存在于 ,叶绿体中物质Ⅰ是 。与酵母菌的无氧发酵相比,图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 (填数字)。
(2)图甲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生成的物质和消耗的物质可互为供给利用的除了糖外,还有 。
(3)图乙中限制a~b段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图乙中c点时绿萝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 。
(4)图乙中净光合速率由c点急剧下降到d点的主要原因是 ,d点时叶片是否进行光合作用?为什么? 。
每年八月份是葡萄成熟的季节,人们发现受到碰撞损伤的葡萄易烂。易烂可能与碰撞损伤引起葡萄呼吸速率升高有关。有人利用右图一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碰撞损伤引起葡萄呼吸速率升高。
(1)实验自变量: .
(2)实验假设: 。
(3)实验步骤:
第一步,按装置图中所示进行操作,半小时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m;
第二步: ;
第三步:记录相同时间内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n,比较m、n的大小。
(4)预期结果及结论:
如果m<n,则说明 ;
如果m=n,则说明 ;
如果m>n,则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