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7分)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人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 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 甲认为黑色颗粒是________,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________或________,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 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是(填序号)。
(6)若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甲”或“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下列微观粒子的示意图中,“”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1个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个原子。
(2)C为氨气分子,每个氨气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分别由B和D中的粒子构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C中粒子构成的物质(氨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以上粒子中,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中的粒子,能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中的粒子。

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在化学反应中,钠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成(填“阴”或“阳”)离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关系密切;
(3)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数;
(4)在此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变化规律是:依次递增。

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氢分子;3个钠离子
氯化铝;3个硫酸根离子;氩气

A元素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B元素的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第二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D元素的原子比C元素的原子多一个电子层,其阳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E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试回答:
(1)写出下列符号:A原子是,B的阴离子是
(2)C原子结构示意图是,D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3)E属于元素(填元素类别),判断的依据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