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对火山喷发物的研究 |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
C.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 D.ABC都可以 |
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和文字信息,回答题。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天气的空间变化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
A.形成原因 | B.形成源地 | C.移动路径 | D.移动快慢 |
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的现象。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集资料制作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霜期表”。据此回答题。
纬度 |
23.5°N |
30°N |
40°N |
45°N |
霜期时长 |
5天 |
15天 |
55天 |
105天 |
材料中不同地区霜期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 | B.纬度位置 | C.海陆位置 | D.地形 |
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天气严寒 | B.地面辐射强 | C.微风 | D.大气逆辐射强 |
读下图,完成题。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 | B.太阳辐射 | C.大气辐射 | D.大气逆辐射 |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
读下图,回答题。该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冰川侵蚀 | D.流水沉积 |
该地貌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 | B.与化学作用的无关 |
C.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 | D.形成于各地带的岩浆岩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