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农村蓬蓬勃勃地开展。某中学高三(6)班学生就新农村建设中的现状走访了苏南的某个富裕村。走访中,同学们了解到:该村积极利用沿海的区位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带动了村企技术创新,加快了特色产业培育,成功将区位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农民收入节节攀升,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的和谐。
材料二:胡锦涛主席21曰在芝加哥参观佩顿中学时送学生三句话:知识是开启未来的钥匙,语言是沟通和交流的桥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世界的希望。在美国欢迎宴会的演讲中,胡主席强调“要加强对两国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规划,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尤其要积极促进两国青年交往,开展更丰富多彩的青年交流活动,,让中美友谊后继有人”。
(1)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一谈你对该村经济发展的认识。(10)
(2)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胡锦涛主席的上述讲话。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1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济政策调整应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针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物价上涨,行业、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宏观经济政策应保持基本稳定,适度调整的取向;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最终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所体现的哲学原理。

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中,从而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出新物种,因而,规律也是可以创造的。
试用所学规律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评析。

如今,大气污染严重阻碍我国中心城市发展。为有效改善全国重点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2014年5月15日,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指出,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发展违背自然规律的恶果,同时提出大气治理与经济发展不可偏废一方;鼓舞各地区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会议提出的各项政策,为各位地区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指导。
结合材料,分析政府在治理大气污染过程中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原创)在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划分确立后,城口县提出 “生态经济” 发展模式。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城口在建设中具备了优势。城口将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序推动“生态经济”,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得城口站上科学发展的新台阶。
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城口是怎样迈入科学发展新台阶的。

“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这是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讲过的一句话。
“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综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