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DNA分子有α、β两条链,将α链上某一区域放大后如下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DNA分子在体内细胞中进行复制时,是以     链为模板进行的;若以β链为模板链进行转录,得到的产物中和图中方框相对应片段的碱基序列为      
(2)若DNA在复制过程中,α链上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由A→T,该DNA分子经3次复制后所产生的异常DNA分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________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________小鼠,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瘤细胞中有________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________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α1-抗胰蛋白缺乏症是一种在北美较为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成年后会出现肺气肿及其他疾病,严重者甚至死亡。对于该致病患者常可采用注射人α1-抗胰蛋白酶来缓解症状。

(1)图1表示获取人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两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过程是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该酶的作用特点是
②c过程称为,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③要确定获得的基因是否是所需的目的基因,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利用技术检测该基因的碱基序列。
(2)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导入羊的受精卵,最终培育出能在乳腺细胞表达人α1-抗胰蛋白酶的转基因羊,从而更易获得这种酶,简要过程如图2。
①获得目的基因后,常利用技术在体外将其大量扩增。
②载体上绿色荧光蛋白(GEP)基因的作用是便于。基因表达载体d,除图中的标示部分外,还必须含有
③若要使转基因羊的后代均保持其特有的性状,理论上应选用技术进行繁殖。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催化过程②的酶是逆转录酶,过程③④⑤利用PCR技术
B.B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受体细胞
C.催化过程⑦的DNA连接酶的作用是促使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D.⑨过程一般是在液体培养基上进行的

溶酶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由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溶酶体是一种动态结构,它不仅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形态大小不同,而且在同一类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也不相同。如图为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溶酶体是由____________(细胞器)断裂产生的,内部含有__________。
(2)溶酶体是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其消化底物的来源有:一是自体______________的细胞器;二是侵入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
(3)生物膜是在原有膜的基础上,不断由新的脂质或蛋白质插入而逐渐增长的。磷脂是在______________上合成的,可通过两种途径运送到各种膜结构中,第一种途径是通过磷脂转运蛋白,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出芽和膜融合。由于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作用以及囊泡运输,使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4)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说明这些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__很相似,在________________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密切配合。

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________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甲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 )

A.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2)乙同学打算从牛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并计数,与分离醋酸菌相比,进行培养时除了营养不同外,最主要的实验条件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同学采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
(3)丙同学在提取和分离纤维素酶的过程中,为了抵制外界酸和碱对酶活性的影响,采取的措施是向提取液和分离液中添加________。若探究纤维素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如何设置对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