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制 、军机制 |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
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 |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
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
A. |
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
B. |
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
C. |
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
D. |
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
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
A. |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
B. |
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
C. |
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
D. |
四民社会地位相同 |
表1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郡名 |
西汉末 |
东汉中期 |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
56771 |
20123 |
太原(今属山西) |
169863 |
30902 |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
359316 |
528551 |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
461587 |
404448 |
豫章 (今属江西) |
67462 |
406496 |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
21092 |
212284 |
据表1可知,在此期间( )
A. |
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
B. |
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
C. |
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
D. |
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
A. |
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
B. |
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
C. |
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
D. |
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
1930~1931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曾在1917~1918年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许多穿着整洁西装的商贩在街头兜售苹果,也成为城市一景。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 |
经济危机持续加深 |
B. |
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
C. |
新政取得良好成效 |
D. |
福利制度已经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