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发生更替 | B.社会形态转变 | C.国力对比变化 | D.文化途径迥异 |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D.信仰得救;致良知 |
唐诗、宋词、元曲及小说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瑰宝,推动唐诗、宋词、元曲再到小说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统治政策的调整 | B.社会环境的变化 |
C.城市经济的发展 | D.主流思想的演变 |
2010年是农历的“虎年”,该图是“虎年”剪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②它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③它是风俗画的具体体现
④体现出秦汉工笔重彩的风格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郑板桥主张绘画要“意在笔先”,“趣在法外”。与其主张相近的作品是
时代变迁会影响书法风格的变化,该图所反映的最突出的社会特征是
A.开拓奔放的时代风貌 |
B.世运转衰的社会趋势 |
C.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
D.崇尚理学的社会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