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受刺激部位的膜内外电位变化为:膜内负→正;膜外正→负 |
| B.图2中的1表示突触小泡,1中物质的释放必然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
| C.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抑制作用 |
| D.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而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可以说明高级神经中枢能对低级中枢控制 |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设法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⑤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⑥①②④③⑤ B②⑥①③④⑤ C.②⑥①④③⑤ D.②⑥①④⑤③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
|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
|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
下列有关遗传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孟德尔运用相同的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摩尔根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B.在体细胞中基因都是成对存在,同源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是推测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行为的理由之一 |
| C.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杂合子自交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 |
| D.果蝇的眼色为伴X遗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该眼色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 |
上面的遗传系谱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A.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 B.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
| C.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 D.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
下面是遗传病系谱图。若图中Ⅲ3与一有病女性婚配,则生育病孩的概率为()
| A.1/4 | B.1/6 | C.1/3 | D.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