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回答各题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的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A.1970年前后 | B.1990年前后 |
C.2010年前后 | D.2030年前后 |
据图可知,中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大概是
A.20年左右 | B.40年左右 |
C.60年左右 | D.80年左右 |
“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
B.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
C.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 |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
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特点,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是
A.①水运 ②铁路 ③空运 ④公路 |
B.①公路 ②铁路 ③空运 ④水运 |
C.①铁路 ②水运 ③空运 ④公路 |
D.①公路 ②水运 ③空运 ④铁路 |
2009年3月21日,赣韶铁路举行了开工仪式。从龙(岩)厦(门)铁路到赣(州)龙(岩)铁路,再到赣(州)韶(关)铁路,该通道是否会继续向西拓展引起社会关注。
据此,读图回答下列5道问题。在赣韶铁路开工当日,下列地理现象,你认为
①赣州与韶关的昼夜长短相等②赣州与韶关的自转速度相等③赣州与韶关恰同时看到日出④赣州与韶关太阳均从正东升⑤正午时赣州与韶关树影均指北 ⑥过后赣州与韶关白昼均变长
A.两种可信 | B.两种不可信 | C.三种可信 | D.均可信 |
通过图中信息判断,赣韶铁路最可能长为
A.55km | B.110km | C.190km | D.220km |
赣韶铁路连接的我国两大南北铁路大动脉是
A.京沪线与京九线 | B.京九线与京广线 | C.京广线与焦柳线 | D.京广线与京沪线 |
赣韶铁路修建,面对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沿线多喀斯特地貌、地质基础不稳 | B.沿线多丹霞地貌,水蚀沟谷多 |
C.沿线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多发 | D.要穿越南岭山脉,山地坡度大 |
修建赣韶铁路的主要因素是
A.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 B.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障 |
C.减轻南北交通压力,活跃路网 | D.完善路网布局,促进经济发展 |
读某地区城镇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已知A、B、C是该地区同等级别的3个城市,D、E、F是比A、B、c级别低的同等级乡镇。如果该地区修建铁路,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先连接哪两个城镇较为合理
A.A—E B.C—D C.A—C D.都一样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商业网点的形式和布局趋向有较大差异。回答下面2道问题。
(1)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业网点,如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等,不再布局在城市中心商业区,而是配置在城市边缘交通优越的地方,其主要原因有①私人小汽车的普及②城市快速道路网的形成 ③城市中心区用地紧张,缺乏停车场 ④城市边缘环境优美⑤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2)在我国一些村镇地区,为满足购物需求形成周期性集市,分析这些地区不能每天都有集市的根本原因
A.供选购的商品种类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各集镇之间的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不足
如果我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原油,最佳的运输方式应是
A.管道运输 | B.公路运输 | C.水路运输 | D.铁路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