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联合打造旅游产业联盟是今后旅游发展措施之一。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以北京为中心已经形成1~7小时交通圈。2008年12月,京、冀、津、辽、鲁、豫、晋、陕、内蒙古九个省区市签署协议,成立环渤海旅游产业联盟,打造旅游共同市场,携手应对风险。在联盟体内,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避免旅游景点重复建设,同时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投诉受理平台。为方便游客,联盟还将探讨实行区域内旅游护照制度和自驾车、旅游大巴车高速公路过路费减免等优惠措施。
材料二 图为我国三个旅游区景观图
(1)图中A、B、C三处景观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作为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B处从文化景观范畴看属于 ,C处景观在地质构造上称为 。(4分)
(2)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环渤海地区联合打造旅游产业联盟的好处。(3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区域旅游产业联盟建立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变化。(3分)
开发早期,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经济为什么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发达?
比较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差异
地区 |
地形特征 |
温度带 |
景观 |
气候类型 |
土壤 |
农作物 |
耕作制度 |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区 |
寒温带 中温带 |
||||||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
黄土广布 |
||||||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
山地丘陵 |
贫瘠红壤 |
|||||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
低山丘陵 |
砖红壤 |
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 |
一年三熟 |
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
松嫩平原 |
|||
共性 |
||||
地理环境差异 |
气候条件 |
|||
土地条件(4分,至少写3条) |
||||
矿产资源条件 |
矿产资源贫乏 |
|||
人类活动差异 |
农业 |
土地类型 |
||
主要粮食作物 |
(12分)农业上一般认为,≥10℃积温(全年连续≥10℃日均温之和)2000℃等温线代表了种植水稻所需的最低积温线,积温达2300℃时,水稻可以稳定生长。读黑龙江省1980~1984年和1994~1999年积温均值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黑龙江≥10℃等积温线分布特征,并简析原因。(4分)
(2)简述甲河的水文特征。(3分)
(3)分析乙地发展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5分)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该图中甲市是我国某自治州的首府,该州棉花产量占全国的l/8,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93%。甲市是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棉纺工业发达。
(1)说出甲、乙之间国道的走向,并分析原因。(3分)
(2)分析甲市成为棉花交易集散地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3)结合材料,提出甲市所在自治州今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