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农业上一般认为,≥10℃积温(全年连续≥10℃日均温之和)2000℃等温线代表了种植水稻所需的最低积温线,积温达2300℃时,水稻可以稳定生长。读黑龙江省1980~1984年和1994~1999年积温均值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黑龙江≥10℃等积温线分布特征,并简析原因。(4分)
(2)简述甲河的水文特征。(3分)
(3)分析乙地发展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5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其中藏南的雅鲁藏布江沿岸和察隅河谷,有“西藏的江南”之称。
材料二:1913年10月,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享利·麦克马洪(英国政府代表)背着中国政府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这条肮脏的地图划线,将原本属于中国的西藏最肥沃的土地划到了印度的怀里,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方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
材料三: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及藏南部分图。

(1)雅鲁藏布江在我国境内水能资源丰富,试分析其原因。
(2)图中B处附近除水能资源丰富外,还有哪些能源优势?
(3)藏南地区是西藏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

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关地理事物的名称:
甲(山脉);丙(湖泊);③(铁路);铁路①与②的交汇城市
(2)1949年丙湖面积有4350平方千米,由于泥沙淤积和大量围垦,到1997年其面积只有2691平方千米,缩小了近40%。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说明针对该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3)据统计,乙地区在一年中地表蒸发量最大的月份是8月,说明其主要原因。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1)图中字母A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简述该地形区的地理意义。
(2)图中字母B代表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是?分析该线闭合区域降水出现差异的原因。
(3)分析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2:图中甲为福建省7月气温分布图,乙为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材料1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2分)
(2)说出材料2图甲中由A地经戴云山、B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1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
(3)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消防工作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结合图乙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

新疆的伊利河谷被誉为“中国天府”、“西域湿岛”。读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单位:mm)(图一)及伊犁河谷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甲地形区的降水量比周围,分析其主要原因。
(2)从形态、地势和分布格局等三方面,描述伊犁河谷地区(图二)的地形特征。
(3)结合图一,简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