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晏 子 辞 千 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晏子方食 方:正 B 终再拜而辞曰 再拜:拜两次
C 进取于君 进:前进 D 以振百姓 振:同“赈”,救济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分食食之 ②食之不以其道
B ①使吏致千金与市租 ②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C ①寡人不知 ②孰谓汝多知乎
D ①忠臣不为也 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文中加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B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C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D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者反,言之公—使者回去后,把这些情况告诉了齐景公
B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的家庭要是真的那样贫穷的话
C 请以奉宾客—请求让他用(千金和市租)来供奉宾客
D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愚蠢的人考虑多了,必定也会有可取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戴法兴,会稽山阴人也。家贫,父硕子,贩纻为业。法兴二兄延寿、延兴并修立,延寿善书,法兴好学。山阴有陈载者,家富,有钱三千万,乡人咸云:“戴硕子三儿,敌陈载三千万钱。”
法兴少卖葛于山阴市,后为吏传署,入为尚书仓部令史。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于尚书中觅了了令史,得法兴等五人,以法兴为记室令史。义康败,仍为世祖征虏抚军记室掾。上为江州,仍补南中郎典签。上于巴口建义,法兴与典签戴明宝、蔡闲俱转参军督护。上即位,并为南台侍御史,同兼中书通事舍人。法兴等专管内务,权重当时。孝建元年,加建武将军、南鲁郡太守,解舍人,侍太子于东宫。大明二年,三典签并以南下预密谋,封法兴吴昌县男,明宝湘乡县男,闲高昌县男,食邑各三百户。闲时已卒,追加爵封。法兴转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太子旅贲中郎将,太守如故。
世祖亲览朝政,不任大臣,而腹心耳目,不得无所委寄。法兴颇知古今,素见亲待,虽出侍东宫,而意任隆密。鲁郡巢尚之,人士之末,元嘉中,侍始兴王浚读书,亦涉猎文史,为上所知。孝建初,补东海国侍郎,仍兼中书通事舍人。凡选授迁转诛赏大处分,上皆与法兴、尚之参怀,内外诸杂事,多委明宝。
上性严暴,睚眦之间,动至罪戮,尚之每临事解释,多得全免,殿省甚赖之。而法兴、明宝大通人事,多纳货贿,凡所荐达,言无不行,天下辐凑,门外成市,家产并累千金。明宝骄纵尤甚,长子敬为扬州从事,与上争买御物。六宫尝出行,敬盛服骑马于车左右,驰骤去来。上大怒,赐敬死,系明宝尚方,寻被原释,委任如初。
世祖崩,前废帝即位,法兴迁越骑校尉。时太宰江夏王义恭录尚书事,任同总己,而法兴、尚之执权日久,威行内外,义恭积相畏服,至是慑惮尤甚。废帝未亲万机,凡诏敕施为,悉决法兴之手;尚书中事无大小,专断之。颜师伯、义恭守空名而已。
废帝年已渐长,凶志转成,欲有所为,法兴每相禁制,每谓帝曰:"官所为如此,欲作营阳耶?"帝意稍不能平。所爱幸阉人华愿儿有盛宠,赐与金帛无算,法兴常加裁减,愿儿甚恨之。帝常使愿儿出入市里,察听风谣,而道路之言,谓法兴为真天子,帝为赝天子。愿儿因此告帝曰:“外间云宫中有两天子,官是一人,戴法兴是一人。官在深宫中,人物不相接;法兴与太宰、颜、柳一体,吸习往来,门客恒有数百,内外士庶,莫不畏服之。法兴是孝武左右,复久在宫闱,今将他人作一家,深恐此坐席非复官许。”帝遂发怒,免法兴官,遣还田里,仍复徙付远郡,寻又于家赐死,时年五十二。法兴临死,封闭库藏,使家人谨录钥牡。死一宿,又杀其二子,截法兴棺,焚之,籍没财物。法兴能为文章,颇行于世。
选自《宋书·列传54﹒恩幸篇》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外诸杂事,多委明宝委:托付,委托 |
B.大通人事,多纳货贿货:财物 |
C.法兴是孝武左右左右:在旁侍侯的近侍近臣 |
D.籍没财物籍: 名册,户口册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侍太子于东宫屈贾谊于长沙 |
B.以法兴为记室令史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C.虽出侍东宫,而意任隆密吞二周而亡诸侯 |
D.死一宿,又杀其二子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戴法兴“权重当时”的一组是 ()
①法兴少卖葛于山阴市
②法兴等专管内务
③凡诏敕施为,悉决法兴之手
④法兴颇知古今,素见亲待
⑤长子敬为扬州从事,与上争买御物
⑥门客恒有数百,内外士庶,莫不畏服之
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世祖孝武帝亲自主持朝政后,不信任大臣,但又不能不依靠一些得力助手与亲信。 |
B.孝武帝时,戴法兴、戴明宝大肆收受贿赂。凡经他们推荐,没有不被任用的,于是天下人云集而来,他们门外像集市一样热闹。 |
C.宋废帝很宠幸一个叫华愿儿的宦官,赏赐他金帛无数。可是戴法兴常从中裁减,因此华愿儿非常恨他。 |
D.华愿儿对废帝说,戴法兴是孝武帝亲信,在宫中的日子很久了,如今他把外人当自家人,恐怕这位置就不再是他的了。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性严暴,睚眦之间,动至罪戮。
(2)上大怒,赐敬死,系明宝尚方,寻被原释,委任如初。
(3)帝常使愿儿出入市里,察听风谣,而道路之言,谓法兴为真天子,帝为赝天子。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选自《礼记•学记》)
[注] ①孙:同“逊”,顺。②扞格:抵触。③燕朋:轻慢而不庄重的朋友。“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包括 、《尚书》、《礼记》、《周易》和 。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兴世,字文德,竟陵竟陵人也。本单名世,太宗益为兴世。少时家贫,白衣随王玄谟伐蛮,每战,辄有禽获,甚奇之。又随玄谟出梁山,有战功。
太宗即位,进兴世号龙骧将军,领水军,距南贼于赭圻。时南贼屯鹊尾,相持久不决。兴世建议曰:“贼据上流,兵强地胜。我今虽相持有余,而制敌不足。今若以兵数千,潜出其上,因险自固,随宜断截,使其首尾周遑,进退疑沮,中流一梗,粮运自艰。制贼之奇,莫过于此。”沈攸之、吴喜并赞其计。
兴世欲率所领直取大雷,而军旅未集,不足分张。会薛索儿平定,太宗使张永以步骑五千留戍,余众二万人悉遣南讨。征阮佃夫所领诸军,悉还南伐,众军大集。乃分战士七千配兴世,兴世乃令轻舸溯流而上,旋复回还,一二日中,辄复如此,使贼不为之备。刘胡闻兴世欲上,笑之曰:“我尚不敢越彼下取扬州,张兴世何物人,欲轻据我上!”兴世谓攸之等曰:“上流唯有钱溪可据,地既险要,江又甚狭,去大众不远,应赴无难。江有洄洑,船下必来泊,岸有横浦,可以藏船舸,二三为宜。”
乃夜渡湖口,至鹊头,因复回下疑之。其夜四更,值风,仍举帆直前。贼亦遣诸军,于东岸相翼而上。兴世夜潜遣黄道标领七十舸,径据钱溪,营立城砦。明旦,兴世与军齐集。刘胡自领水步二十六军平旦来攻。将士欲迎击之,兴世禁曰:“贼来尚远,而气盛矢骤,骤既力尽,盛亦易衰,此曹刿之所以破齐也。”令将士不得妄动,治城如故。俄而贼来转近,舫入洄洑,兴世乃命寿寂之、任农夫率壮士数百击之,众军相继进,胡于是败走。
兴世又遏其粮道,贼众渐饥,胡弃军遁走。兴世率军追讨,与吴喜共平江陵。迁左军将军,封作唐县侯。以疾病,顺帝升明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宋书•张兴世传》(有删节)
[注] ①太宗:宋明帝。②砦:同“寨”。 ③曹刿,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太宗益为兴世益:增加 |
B.旋复回还旋:不久,很快地 |
C.距南贼于赭圻距:距离 |
D.而制敌不足制:制服、战胜 |
下列选项都能表现张兴世军事谋略的一组是()
①中流一梗,粮运自艰②自领水步二十六军平旦来攻③上流唯有钱溪可据
④去大众不远,应赴无难⑤岸有横浦,可以藏船舸⑥时南贼屯鹊尾,相持久不决
A.①③⑤ | B.②⑤⑥ | C.①②④ | D.③④⑥ |
下列选项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张兴世字文德,是竟陵郡竟陵县人。本来单名张世,宋明帝为他改名为张兴世。宋明帝即位之前,他就曾随从王玄谟前往梁山,立有战功。五十九岁时因病去世。 |
B.在赭圻抵御南方叛贼时,张兴世建议,占领敌军的上游,凭借险要之地坚守,见机截断敌军,使敌军头尾难以照应,进退犹疑受阻。得到了沈攸之、吴喜的赞同。 |
C.张兴世带领七千士兵渡过湖口来到鹊头,再回船往下游来迷惑敌人之后,又乘夜亲自带领七十条小船径直前往占领钱溪,营建城寨防守,使刘胡军队措手不及。 |
D.刘胡部队战败而逃之后,张兴世又切断了他们的粮道,贼军逐渐发生饥饿,刘胡丢下军队逃跑了,张兴世率领军队追击,于是和吴喜共同平定了江陵。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白衣随王玄谟伐蛮,每战,辄有禽获,甚奇之。
⑵会薛索儿平定,太宗使张永以步骑五千留戍,余众二万人悉遣南讨。
⑶贼来尚远,而气盛矢骤,骤既力尽,盛亦易衰,此曹刿之所以破齐也。
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杨王孙“吾欲裸葬”一组的是()
①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②重废父命③王孙苦疾
④将以矫世也⑤靡财单币,腐之地下⑥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②⑤⑥ | D.①④⑥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木为匵,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殠【注】。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于戏!吾不为也。”
祁侯曰:“善。”遂裸葬。《汉书·杨胡硃梅云传》
【注】窾(kuǎn),当中挖空的木头。匵(dú):小棺材。藟(lěi),藤。殠(chòu),腐臭的气味。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必亡易吾意易: 改变 | B.重废父命废: 废除 |
C.窃闻王孙先令裸葬先令:指示 | D.将以矫世也矫: 欺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