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是
A.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 | B.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 D.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
据史书记载: 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衔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 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
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晋商兴起于
A.唐代 | B.北宋 | C.明代 | D.清代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早在西汉中国瓷器生产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 |
B.景德镇在元代是全国制瓷中心,已能烧制多种彩瓷 |
C.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并且已经输往国外 |
D.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彩瓷,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广销亚非欧 |
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从经济角度看,马克思主要抨击的是清政府的
A.地丁银制度和闭关政策 | B.单纯器物变革而拒绝体制革新 |
C.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 | 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但又严防死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