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
    
(1)图中①②过程处理后可获得具有活力的          。过程③一般可用        作为诱导剂来诱导细胞融合。
(2)过程⑤⑥⑦的细胞工程技术是                 ,其培养时选用的材料通常是分生组织,原因是                                 
(3)⑤过程为         ,即让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        而转变为未分化的状态。
(4)⑥过程表示通过         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其根本原因是            
(5)人们培育“番茄-马铃薯”的目的是想获得地上结番茄,地下结马铃薯的植株,从理论上这种设想是可以实现的,原因是                                  。但最后却未能如愿,其原因是                                          
尽管如此,从整个过程来看,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研究在                   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利用从生物体细胞内提取的一个DNA分子和标记了放射性同位素3H的4种脱氧核苷酸,在实验室里合成新的DNA分子。
(1)除了上述几种物质外,还需
(2)第二代所有DNA分子中含3H的单链和第三代中不含有3H的单链各
(3)如果在DNA分子的100个脱氧核苷酸碱基对中有30个T,那么以其为模板所复制的一个新的DNA分子中应有个G。
(4)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DNA的复制方式是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a、b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回答:

(1)上述两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
(2)作出上述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
(3)亲本中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分别是

下图甲表示在适宜温度和CO2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a和b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不考虑无氧呼吸),据图回答问题:

(1)自然条件下,影响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2)若将甲图中绿色植物从M点突然转移至P点条件下,短时间内C3含量将
(3)甲图中M点时,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有。此时,乙图中应去掉的箭头有(填字母)。
(4)甲图中植物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二氧化碳最大值是mol/h,此数值相当于乙图中值。

(9分)如图A、B分别是两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图C是相应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DNA分子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

(1)B图表示有丝分裂的期,A所示细胞中有条染色体和条染色单体。
(2)A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B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相比,差别主要发生在图C中的段和段(填字母)。
(3)C图中ab段的变化是由于,de段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由于
(4)在C图中能完整的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段。

下图表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其中1~7表示生理过程的某一阶段,A~G表示生理过程中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或生理过程的名称:E ,G ,6
(2)细胞中发生1过程的部位是 ,其上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物质有
(3)上述过程可以产生ATP的有 (填序号),可以表示[H]的物质有 (填字母)。
(4)7过程可产生合成A的原料,这些原料的运动方向是
(5)写出3、4、5过程的总化学反应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