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赤霉素是正常植物体内产生的有促进生长作用的激素。但是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时,后者产生的赤霉素却能导致植株生长失调,发生茎杆显著伸长等现象。关于此种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霉菌为植物提供赤霉素,与植物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B.赤霉素属于植物的营养成分,促进植物体的生长
C.赤霉菌合成的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具有两重性
D.赤霉菌合成赤霉素对水稻的影响,是它适应其生活环境的表现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C、 H、 N 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 %左右,而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 1 %,这一事实说明了()
A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相似性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D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

牛通过吃草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 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下列关于“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B.组成多糖的单糖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C.组成细胞的重要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D.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多

“红心蛋事件”查出的苏丹红对人体有害,但可制成苏丹染液,用来鉴定一些物质。下列关于苏丹染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苏丹Ⅲ染液可鉴定脂肪,呈红色
B.苏丹Ⅲ染液可鉴定脂肪,呈橘黄色
C.苏丹Ⅳ染液可鉴定葡萄糖,需水浴加热,呈砖红色沉淀
D.苏丹Ⅲ染液可鉴定蛋白质,呈橘黄色

印度洋海啸对海洋生物的摧残难以估量,但红树林却是自然界防御海啸的一大功臣。在此次因海啸而受灾的区域中,红树林保存较好的地方,灾情都相对较轻。这说明生物具有

A.适应性 B.遗传变异的特性 -
C.应激性 D.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能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