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A为一常见的有机物,在通常情况下,X、Y为两种气态单质,Z为固态单质,B、C、D为三种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的氧化物(个别反应的条件未注明)。

⑴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可能是                 (填出两种);C      、D     
⑵写出M的一种用途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加碘盐的检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每空2分,共10分)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若用B装置作发生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3)若用大理石和浓度较大的盐酸制取CO2时,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娟娟同学在B装置后连续接了两个F装置再连接E进行收集,她第一个F装置的作用是她第二个F装置应该注入足量的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g/cm3)。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的是(填“甲”或“乙”)。
(2)20℃时,乙的溶解度为
(3)下列实验中:10ml水XYZ为饱和溶液的是(填“X”或“Y”或“Z”);若三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用“<”或“>”或“=”表示出来)

为了探究二氧化锰是否对氯酸钾的分解起了催化作用,经查阅资料得知;氯酸钾的熔点为356℃,加热到400℃可观察到缓慢放出气泡。实验仪器如下:

(1)①验设计如下,请你补充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加热时间(分钟)
实验现象
1.将二氧化锰单独放入试管中加热,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10
木条无变化
2.将氯酸钾单独放入试管中加热,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5
木条复燃
3.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1
木条复燃

②该实验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试验中,某同学选用装置乙加热,你认为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第三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中除导管外,另两个玻璃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丁”收集氧气,则导出气体的导管口是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a”或“b”)。
(3)实验室制取氧气还可用双氧水作为原料,比较用氯酸钾为原料的制取方法,用双氧水作原料的方案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选项编号)
A.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
B.通过分液漏斗加液体,有利于连续操作
C.节约药品
D.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使制取更方便

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①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P点表示____________。
②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块生石灰,再加入5mL水,几分钟后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编号),试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④t2℃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100g水,在150g水中投入_____________g的B物质,溶液将达到饱和。

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水日”,他的主题是“水与能源”。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话题,请按要求填空:
①自来水产生过程中,可加__________(填写物质化学式)方法进行消毒杀菌。
②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常用_____________。
③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实验室用蔗糖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已经有以下仪器:玻璃棒、天平、烧杯、胶头滴管。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配置好的蔗糖溶液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这体现了溶液的_________性。
④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填写选项编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⑤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利用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水的分解反应,以得到清洁能源。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