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
|
细菌在含青霉素 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
细菌在含四环素 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
① |
能生长 |
能生长 |
② |
能生长 |
不能生长 |
③ |
不能生长 |
能生长 |
A.①是c;②是a;③是b |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 D.①是c;②是b;③是a |
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脲酶属于核酶,其化学本质是RNA |
B.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
C.在线粒体中不能完成氧化葡萄糖产生ATP的过程 |
D.ATP水解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生成的产物之一是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NADH和NADPH是同一类辅酶,前者比后者多1个磷酸基团 |
B.人体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被运输到肝脏再生成葡萄糖 |
C.叶肉细胞中碳反应产生的三碳糖大部分在叶绿体内合成蔗糖 |
D.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产生的NADH去向相同 |
如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经调查,第5年时该种群的数量为5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标志重捕法准确计算出该种鼠的种群密度 |
B.理论上可估算出该种鼠在第9年达到此环境的环境容纳量1000只 |
C.由图可知,该种鼠在新环境中一定呈“S”型增长 |
D.第5年后该种鼠数量减少的原因包括气候、食物和捕食等外源性因素 |
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
B.①为突触前膜,一般膜面积比②要大 |
C.②上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这种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蛋白 |
D.B接受相同强度刺激后也能使F产生收缩的反射活动 |
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渗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BrdU的链为深蓝色,含BrdU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下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裂结束后分别进入8个细胞中 |
B.b图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BrdU |
C.b图和该细胞分裂后期含BrdU的染色体数量不同 |
D.c图可推知这些细胞分裂三次后均有一半细胞存在不含BrdU的脱氧核苷酸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