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用8株有20片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天竺葵盆栽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000
0
1000
0
1000
0
1000
0
开始时CO2量(g)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12h后CO2量(g)
4.5
5.1
3.5
5.4
1.9
5.9
2.0
5.8

(1)序号1、3、5、7可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在该实验组合中,实验变量是      ,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是                    。(至少答两个)
(2)序号2、4、6、8可构成另一个相对独立的实验组合则该实验组合研究的的主题是: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图里标出光照强度为1000 Lx,温度分别为10℃、20℃、30℃和40℃时的真光合速率,并请注明横坐标所表示的变量和具体数值。

(4)在光照强度为1000Lx,温度为30℃时,12小时每株天竺葵可积累葡萄糖        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请回答:
(1)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的基因类型(色盲等位基因以B和b表示)。
(2)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填“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3)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②他们的孩子中患色盲的可能性是
(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该测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商(RQ)表示生物用于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不同和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呼吸商(RQ)=释放CO2体积或摩尔数/ 吸收O2体积或摩尔数。不同底物在完全氧化时的RQ不同,糖类为1;脂质分子为0.7~0.8;有机酸大于1。同种呼吸底物、不同的供氧浓度具有不同的RQ。现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一定量的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锥形瓶内为酵母菌培养液。锥形瓶中央放入一小烧杯,内盛有试剂X,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

小烧杯内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确保结果的准确,需设置对照校正,则对照装置设计为__________。如果对照组着色液发生移动,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调整U形管内着色液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读取消耗O2的体积,试剂X应选用________(NaOH、NaHCO3、蒸馏水);若要直接读取消耗O2和释放CO2的体积之差,试剂X应选用________(NaOH、NaHCO3、蒸馏水)。
若读取的O2吸收量为D,吸收O2与释放CO2量之差为E,则呼吸商为________。
如实验结果经校正后,某底物呼吸记录数值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O2浓度(%)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释放CO2(mL/h)
1.00
0.80
0.60
0.50
0.48
0.60
0.72
0.84
0.96
1.20
吸收O2(mL/ h)
0.00
0.10
0.20
0.30
0.36
0.50
0.60
0.70
0.80
1.00

当 O2浓度为3%时,酵母菌的呼吸商为__________,其数值不同于O2浓度为25%时的原因是:氧气浓度为3%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表中显示,从O2浓度为_________%起,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将该植物叶片处以35℃以上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测定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一为总光合作用速率,图二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另有对照实验,在30℃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以每一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与30℃时的数据比较所得的百分率表达。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该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开始受抑制的温度分别是______℃、______℃。
2)对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说,对热较为敏感的是__________作用。你应用的实验证据是
3)写出高温导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抑制的两个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植物受热致死的临界温度是____℃左右。你应用的实验证据是
5)水果和蔬菜在生长季节内长期处于不致死的高温影响下,甜度会较低。请根据本研究结果,解释导致该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定在30℃和适当的CO2浓度条件下,将某植物的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处理,测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表。

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O2变化量
(㎎/100㎝2叶·小时)
-4
-2
0
2
4
6
8
10
12
12

上表中正值表示CO2的吸收量,负值表示CO2的释放量。
1)叶片的呼吸速率是_________(CO2mg个/ 小时)。
2)在光照强度为________千勒克司时,叶片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呼吸消耗量相等。
3)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黑暗中14小时,则每100㎝2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有__________毫克转化为淀粉。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休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__,存活率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