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古风 (其三十九)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
结合全诗,对整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
B.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
C.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
D.对随遇而安、游走四海的人生命运的淡然。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1)联系全诗大意,分析首句中“北雁”一词的作用。
(2)这首诗末句用典,巧妙地运用了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意,试分析此处用典的妙处。
阅读下面-首诗,回答问题: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诗中写出哪些意象?
(2)诗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1)—(2)题。
【正宫】一煞· 长亭送别
王实甫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双调】水仙子· 秋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
【注】新丰:地名,今陕西昭应县。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元曲中“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两句写景的特点和作用?
(2)“愁”是第二首曲的感情基调,请简要分析这首曲中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愁?
阅读下面这首悼亡诗,然后回答问题。
遣悲怀
唐 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①,自嫁黔娄②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③,泥④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⑤,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释: ①元稹的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此以谢安最偏爱侄女谢道韫之事为喻。
②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作者以此自比。 ③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④泥:软缠,央求。⑤藿:豆叶。
(1)这首诗的首联在全诗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和颈联所表现的妻子形象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填空题和简答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满江红·赤壁怀古
[南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①,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曹瞒,曹操的小名为瞒。
(1)这两首词虽然都是借古抒怀之作,但两词所抒发的思想情怀却有所不同。苏词抒发了;戴词则抒发了。
(2)两首词的上阕在塑造周郎这一人物形象上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