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资本论》的发表 | B.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首次会晤 |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D.《新莱茵报》的创办 |
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 )
①洋务运动②辛亥革命③收回利权运动④爱国心的驱使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洋务派举办的民用工业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相同点是()
A.都是私人投资兴办的 | B.都是为适应军事工业需要而兴办的 |
C.管理上封建性极强 | D.都受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 (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
民国 元年 |
民国 二年 |
民国 三年 |
民国 四年 |
民国 五年 |
民国 六年 |
民国 七年 |
民国 八年 |
数量 |
17 |
37 |
37 |
50 |
33 |
34 |
29 |
23 |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二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100 万吨以上 |
年产10—99 万吨 |
年产1—9 万吨 |
年产1 万吨以下 |
|
外商企业 |
100 |
88.5 |
41.1 |
0 |
华商企业 |
0 |
11.5 |
59.5 |
100 |
材料三 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织厂平均绽数示意图
![]() |
![]() |
——材料二、三摘自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 1919年全国各省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 (单位:家)
省区 |
江苏 |
直隶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奉天 |
湖北 |
陕西 |
黑龙江 |
广西 |
甘肃 |
其他省 |
数量 |
155 |
45 |
42 |
33 |
31 |
20 |
19 |
19 |
3 |
3 |
1 |
1 |
0 |
注:江苏含上海;直隶含北京、天津。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民族工业的特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实践活动统计表
时间 |
内容 |
1862年 |
创办北京同文馆(外语) |
1863年 |
创办广方言馆(外语) |
1866年 |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 |
1867年 |
创办天文算学馆(科技) |
1887年 |
创办天津电报学堂(科技) |
1872—1875年 |
派遣留美学生共120人 |
问题:
(1)根据统计表内容指出洋务学堂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与以往有何不同?
(2)洋务运动在教育变革的方式和教育内容方面有何特点。
(3)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对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原因不包括()
A.日军在沦陷区的掠夺 | B.美国商品的大量涌入 |
C.官僚集团的压榨 | D.官僚资本的不断膨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