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认为下列哪一条路线最合适( )
| A.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圆明园遗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
| B.北伐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西柏坡——北京天安门 |
| C.山东曲阜孔庙——圆明园遗迹——革命圣地延安 |
| D.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北京故宫——孙中山先生纪念馆 |
20世纪60年代,英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助。以下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②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有力地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④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才女张爱玲曾发出如此感叹:“我们不大能够想像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大清朝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清朝的服装体现出专制统治的特征 |
| B.清朝女人的服饰极具民族传统特色 |
| C.“迂缓”的主要原因在于外国侵略 |
| D.清朝仍存在着严格的男尊女卑观念 |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及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出()
| 报刊 |
文章 |
| 《农村工作通讯》 |
《分田单干必须纠正》 |
| 《湖南日报》 |
《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
| 《湖北日报》 |
《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液蔓延》 |
| 《大众日报》 |
《不容开历史倒车》 |
A.媒体宣传对改革具有双重作用
B.改革必须坚持阶级斗争
C.媒体对改革缺乏责任意识
D.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 1912—1920年 |
13.4% |
| 1921—1926年 |
-4.5% |
| 1927—1936年 |
8.7% |
| 1937—1945年 |
-2.45% |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抗战期间民族企业遭沉重打击
C.十年内战期间民族工业仍有所发展 D. 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