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98年1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
C.设立议院,召开国会 D.顽固派势力单力孤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戊戌变法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于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蕴含的观念是

A.天人合一 B.天圆地方
C.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D.皇权至上

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①百家争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
③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百家争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