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中期,分裂对德国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①促进了工业革命发展②削弱了国际市场竞争力
③影响了资产阶级掌权④阻碍了国内的贸易往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的主要部分是按计划生产,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这表明一些共产党人

A.已经意识到经济体制需要改革
B.主张彻底变革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C.决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D.初步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写到“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下列外交事件中,明显地体现了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

A.建国初实行“一边倒”政策 B.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关系缓和

据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国人逐渐接受新型经营方式
C.社会各界支持股份公司发展 D.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

近代有人在谈到某一企业时说“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注: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该企业是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开平煤矿

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不断出现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这些主张

A.在当时其愿望可以变成现实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C.多是空谈救国或者盲目爱国
D.对革命持不赞成态度或认识模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